
【滙分享·析木玉】逍遙出塵外,奇象于玉端
04-29 千璞匯析木玉莊子,名周,出生于約公元前369年-約公元前286年,是戰國時期宋國蒙人,戰國中期思想家、哲學家、文學家和道家學派代表人物,與老子并稱“老莊”。
莊子的代表作《逍遙游》,被列為道家經典《莊子·內篇》的首篇,其主題是追求一種絕對自由的人生觀。他認為,只有忘卻物我的界限,達到無己、無功、無名的境界,無所依憑而游于無窮,才是真正的“逍遙游”。
簡言之,就是無我無待的境界,即人在自然中、自然在心中,“放下”身心歷程與名利困擾、與道合一的逍遙,這是一種以出世的精神生活于現實世界的人生觀。
中國玉石雕刻大師劉東,受莊子浪漫主義風格影響,取天然之析木玉,順應瞬間的靈感迸發,設計了莊子“回歸自然”的《逍遙》。
作品規格:
玉石:28cm × 8cm × 32cm(5450g)
底座:48cm × 11cm × 10cm(3.03kg)
總計:48cm ×11cm × 36cm(8.48kg)
作品玉料品相獨特,有質地斑駁的黃褐皮和厚實光勻的黃白漿。作者盡可能保留這些天然特征,從一側開窗挖肉,呈現周邊撓曲、流變的巖石洞風貌。
層層堅硬的巖石圈,看似隨性其實布局有序,刀功細膩而暢快,縱橫出巍峨險峻的山勢。
作者對巖洞的刻畫并沒有就此收結,而是在洞外的一面玉料底端,淺鑿出不規則的縫隙。
縫隙漸向洞口漸撕裂而開,營造一種視覺延伸感,同時也打破了整體石料的厚重沉悶,帶來觀賞體驗中的律動和樂趣。
黃褐皮上有兩個若隱若現的古代人形輪廓,仿佛迎風而遇執杖論道的樣子。
滄桑的玉皮沉淀下兩個人衣襟的飄逸和風度的灑脫,令人由衷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與人工化境。
這影像優游自得,如生塵外,符合莊子“逍遙”的主張,亦與巖洞中身處絕境的莊子滿不在乎、自我放逐的姿態相呼應。
作者將細膩油潤的深綠色玉肉刻畫成了莊子,并精心打造他身姿挺拔、向天而望的昂揚意態。
莊子一手撫須,一手背于身后,神情現出“天地與我并生,萬物與我為一”無所掛礙、自然而然的樣子,非常耐人尋味。
典雅、素凈、深沉的玉色,十分貼合圣人寂然不動、妄念不生、虛懷若谷的逍遙氣質。
作品積厚的鮮亮皮色與玉肉之綠形成鮮明對照,讓觀者在層次分明中,通達幽隱、寂靜與恬淡的境界。
- END -
歡迎關注·千璞滙珠寶集團
官方網站:www.goddesscoko.com
版權所有:遼寧析木玉文化有限公司 Copyright © 2015 -
2016 千璞滙
ICP備案號:遼ICP備16013909號-1遼公網安備21088202000123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