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h id="nokr4"></th>
  • 
    

    1. <dd id="nokr4"></dd>
      <span id="nokr4"><kbd id="nokr4"></kbd></span>

      【滙分享·析木玉】現世安穩,天地澄澈

      04-27 千璞匯析木玉

      日月陽陰兩均天,玄鳥不辭桃花寒。

      從來今日豎雞子,川上良人放紙鳶。


      唐朝詩人劉長卿的《春分》詩,描繪出春陽氣轉、雨水雁河邊、立蛋放風箏的“春分”,是白天與黑夜半對半均分的。



      作為中國二十四節氣的第四個節氣“春分”,恰巧也平分了整個春季。

       

      此后,破土生長的農作物,開始追尋暖陽,節節拔高,滿載新生的光陰,去結現世的碩果。


      這果子,從前世輾轉來,安靜地修來世的種子,輪回遷流不斷,可謂因果有循環。


      那么試問,我們人是否也有前世來生?


      也許,真的只有現世今生!



      中國玉石雕刻大師張慶東,坐在現世里思考著、雕琢著。


      他在雕刻玉石,也在雕琢自己。


      他雕琢了一個《現世》,也雕琢了它的三世。



      析木玉圓雕作品《現世》,是佛像題材作品,造像為站式觀音,頗有唐風遺韻。


      我們知道,佛家造像是一個嚴肅的題材,需要謹守規整、中正的基本法度,也就是發飾、五官、身形、蓮瓣紋等皆遵循對稱、齊整的原則。


      但是過于死守章法,又容易呆板,所以如何運用線條變化和融入西方雕塑元素,無疑是玉雕工匠精神最核心的呈現。



      玉雕師雕刻佛像,多偏愛選擇細膩凈潤的玉,并以圓潤的雕刻語言來表達不染纖塵的圓滿、祥和、安寧與尊貴。


      然而,佛說:“萬發緣生,皆系緣分!”



      張慶東遇見了兩塊不同的析木玉,現世的真身是細膩的黃綠料,外身則取材至那塊極其稀有的析木玉糖料“三千萬”。
      因材施藝是玉石雕刻家的基本功,兩塊玉料玉質細密潤澤,玉色純凈溫雅,極為適合佛像題材的雕琢,它們在張慶東眼里冥冥之中已經有著其必然的形態取向。



      作者將褐紅色糖料與綠肉,作了不規則的陰陽平分,呈現顏色變化的節奏感與韻律美。


      同時,也以細膩凝練的雕工和勁挺秀美的線條,將頭戴寶冠、頸飾瓔珞、肩披輕紗的慈眉善目觀音,栩栩如生地表現出來。



      褐紅色服飾的層疊交錯與卓爾不群真身觀音像,既合而為一,又漸變剝離,彰顯作品的深刻內涵。



      是的,幸福是一種自我剝離的能力,以及自我生成的能力。


      當我們剝離了痛苦與過往,就能生成通透隨緣的心,珍視現世安穩,得天地澄澈。



      想來,如此獨特絕倫的《現世》,自會流傳千古,祥光普照無限來世。









      -   END   -

      歡迎關注·千璞滙珠寶集團

      官方網站:www.goddesscoko.com





      版權所有:遼寧析木玉文化有限公司 Copyright © 2015 - 2016 千璞滙 ICP備案號:遼ICP備16013909號-1遼公網安備21088202000123號

      久久久精品视频直接观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