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【滙分享·析木玉】簡淡恬靜、淡遠超逸,我愿在這樣的江南里!
11-01 千璞匯析木玉
據說明代的江南,以家中是否收藏、懸掛倪瓚的作品來判斷人的品格與氣度。
這話如今雖無可考證,但明清時期畫家奉倪瓚畫的“逸氣”為尊,卻是真的。
其代表性作品之一《南渚圖》,以平遠構圖法和不求形似、聊以自娛的畫風,將中國水墨山水畫的發展推向高峰。
無論山石,還是樹之勾勒,倪瓚多用折帶皴,側鋒行筆,枯澀蒼勁,給人一種秀峭厚重之感。
景色多疏林平沙、茅亭草舍、小橋流水,呈現清淡蕭疏、逸氣高古的超凡意境與格調,這是其個人高深學養與獨特人生經歷的產物,后人難以企及且極難臨仿。
那么問題來了,筆墨都難以臨仿的倪瓚之“逸”,中國玉石雕刻大師龐然,能用刀與石彰顯而出嗎?
我們來看他的析木玉作品《南渚圖》,有沒有那種淡泊平靜、蒼勁簡淡。
作者以簡潔流暢的邊框線,將清潤細膩的玉面分隔出牌頭和牌面的詩畫感。
正面,一河兩岸,景致恫然。背面,陰刻詩文,前后呼應。
畫面的近坡,有幾棵疏樹和一座空亭。樹,亭亭玉立,枝葉向遠天舞動,向江面伸展,與遠山呼應生命的美。
簡樸的茅亭,點綴在低矮錯落的丘石間,有清幽、平淡的生活氣息。
蒼勁凝練的刀法,將近處的樹干與山石勾勒得松疏有致,頗具畫家干筆皴擦折帶之妙。
隔著寬遠清秀的水色,遙望遠處“點刻”的淺灘層巒,使人在尋不見人跡的瞬間,內心陡生山水清寒、煙波寂寥的蕭瑟感。
是的,當一抹金色還在牌頭迷離,我們卻已懂得,秋葉終會落盡,每個生命都是過客。
既是過客,為何還情不自禁地迷失在這靜穆清逸里?
想想,也許暮春的一川煙雨,靜穆悠遠,脫離凡間世俗,安靜愜意,早已讓人“心陷其中,無法自拔”。
透過《南渚圖》的空靈簡凈和古味意趣,我們也看到作者內心的高深學養。
愿,承載著古老東方民族獨特藝術氣質的《南渚圖》,帶給您一個淡泊平靜的詩意!
愿,您也“逸”氣超凡,無與倫比!
- END -
歡迎關注·千璞滙珠寶集團
官方網站:www.goddesscoko.com

圖片來源于千璞滙,
未經允許禁止下載、轉發、商用。
如有需要請留言與客服溝通申請。
版權所有:遼寧析木玉文化有限公司 Copyright © 2015 -
2016 千璞滙
ICP備案號:遼ICP備16013909號-1遼公網安備21088202000123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