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【滙分享·析木玉】這份愛,感動哭了!
10-11 千璞匯析木玉關于玉雕創作,并不是圖案越復雜、元素越多,其價值就越高。
因為玉雕是門藝術,藝術從來就不是炫技。
玉雕師以精準凝練的線條塑造空間、精準布局,從而引發觀者無限遐想和各種情愫,令人在沉思與回味中,達成思想、情感和內心的共鳴,才當得起“藝術”二字。
這樣的作品必然是有溫度的,是需要玉雕師和觀賞者共同完成的,也就是說需要觀者的接受和認可。
千璞滙旗下青年玉雕師李旭,突然有點忐忑了,他不知道自己的薄胎器創新之作《父子瓶》,會不會得到觀者們的一致認可。
是的,創新是冒險,但創新也是一種生機。
讓我們一起來看這個《父子瓶》有哪些不同尋常之處。
作品取材于析木玉,玉質細膩如脂,透出溫潤光澤,雖然通身有黑沁,卻恰好彰顯主題的深沉。
雕刻上隨形簡雕,沁色與雕刻線條、器物造型相得益彰,流暢、曲婉如水。
作者遵循“觀物取像”的美學原則,著眼宏觀自然生命韻律之顯現,而非個別自然物象的逼真模仿,將鳥爸爸喂食雛鳥的天性與情感,融入到薄胎素活器皿中,以小見大,彰顯父愛的偉大和無聲呵護的暖。
作品一大兩小,均經掏膛、打磨和雕刻處理,胎薄如紙,造型各成其態,意味雋永。
兩小瓶是大瓶的邊角料。大瓶挺拔偉岸,代表像雄鷹一樣守護子女的父親。其簡約碩大的身體,很有鳥型的抽象概括感,寓意有容乃大。向上開敞的器口,呈現正在哺食的狀態。
兩小瓶,一瘦一胖,一立一俯,分別代表女兒和貪玩的兒子,這畫面真是應景二胎時代呢。
女兒看起來有點饑餓難耐,身體使勁前傾,小嘴張得大大的。
兒子則低首伏身,好像并不想爭吃的。
這樣意趣悠悠、似動似靜的畫面,令人回味無窮。
作者將自己對父愛的體悟與豐富情感,在藝術空間中實現統一,引發觀者關于親情與生命、永恒和交替的哲學思考。
如此創新的、閃爍靈性光芒的作品,怎會不被人喜歡呢?
- END -
歡迎關注·千璞滙珠寶集團
官方網站:www.goddesscoko.com
圖片來源于千璞滙,
未經允許禁止下載、轉發、商用。
如有需要請留言與客服溝通申請。
版權所有:遼寧析木玉文化有限公司 Copyright © 2015 -
2016 千璞滙
ICP備案號:遼ICP備16013909號-1遼公網安備21088202000123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