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h id="nokr4"></th>
  • 
    

    1. <dd id="nokr4"></dd>
      <span id="nokr4"><kbd id="nokr4"></kbd></span>

      【滙觀點】不撕理性討論,析木玉能不能叫板新疆和田玉

      08-25 千璞匯析木玉

        近二十年來,隨著經濟增長和傳統文化復興,越來越多人開始接觸玉石收藏。在諸多玉石種類中,新疆和田玉特別是和田籽料一直是收藏投資的熱點。新疆和田籽料歷史悠久,文化底蘊深厚,上乘的和田籽料玉質細膩溫潤,帶皮的皮色濃烈鮮艷,可以說上等的和田籽料是很適合收藏的玉石珍品。但是玉石收藏不能只看重“料好”,還要考慮到投資成本以及回報的問題。從投資成本和回報的層面來考慮的話,可以說,現在已經過了收藏新疆和田玉的最佳時機。

      跟新疆和田玉相比,析木玉外皮較厚,也被稱為“石包玉”。


        新疆和田玉開采歷史長達幾千年,一方面資源日益枯竭,另一方面國家為了環保也開始逐步限制開采,新疆和田玉原料的緊缺,一度帶動原料價格持續上漲。但是隨著市場的成熟,新疆和田玉原料的價格已經接近峰值,很難再升值。事實上,近幾年和田玉原料價格居高不下,頂級的和田籽料價格更是“虛高”,呈現出有價無市的情況。種種市場現象足以說明新疆和田玉收藏市場已進入一個平緩期,現在投資不僅成本高,回報周期也較長。

      析木玉與新疆和田玉同屬透閃石玉,實為同一“家族成員”。


        面對新疆和田玉收藏的困境,很多藏家開始把目光轉向別的玉種,其中就有析木玉。析木玉是業內人士以及很多藏家都看好的玉種。業內有一種說法,析木玉極可能繼新疆和田玉之后,成為玉石收藏界的“硬通貨”。對這種說法一些人持保留態度,到底有沒有這種可能,我們可以理性分析一下。

      無結構形態的頂級析木玉,細膩溫潤,毫不遜于頂級的和田籽料。


        很多藏家,特別是剛開始玩收藏的新手往往會有一個錯誤的觀念,認為和田產的玉才是好玉。俗話說英雄不問出處,玉石也是如此。判斷玉料好不好絕不能局限于產地,關鍵要看玉料本身的質地。這里有必要明確一個概念,從2003年開始,國標規定凡是透閃石成分達到95%以上的玉石都可命名為和田玉。也就是說,現在“和田玉”這一名稱不再具有產地意義,而是透閃石軟玉的統稱。依照這一規定,主要成分為透閃石的析木玉也屬和田玉。

      析木玉的皮色多樣,較之新疆和田玉,更顯古樸自然。


        目前,和田玉的重要產地還包括青海、俄羅斯和韓國。青海料跟新疆和田玉同產于昆侖山脈,就像孿生姐妹。但是青海料以礦采山料為主,跟新疆和田玉相比,青海料太透,水性大,不夠油潤。俄料質地大都比較“干”,韌性也不夠好,雕刻的時候容易起毛,有崩口,不太適合表現復雜的工藝。而韓料色彩不夠純凈,硬度低,蠟質光澤也深受詬病,綜合品質是和田玉中最差的。

      析木玉質地細膩,能夠展現出細膩的雕刻細節。


        跟以上產地的玉料相比,只有析木玉的形成過程跟新疆和田籽料大體相同,也屬“籽料”。析木玉質地極細膩,就細膩度來說,析木玉真正能跟和田籽料一較高下,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。最頂級的析木玉能達到打光“無結構”的形態,這種細膩度在頂級和田籽料中也很難見到。析木玉不僅質地細膩,韌性也極佳,能很好地表現出雕刻的細節,雕刻作品精巧玲瓏,毫無粗礪之氣??梢哉f,綜合硬度、細膩度、韌性這些特性,在和田玉這一大家族中,只有析木玉與和田籽料不相上下。認為析木玉極可能繼新疆和田玉之后成為玉石收藏界的“硬通貨”,這種說法并非無稽之談。

      析木玉的綠色豐富多變,皮色鮮亮,給人多樣的審美感受。


        從玉質來說,析木玉可以跟和田籽料一較高下。在價格上,析木玉則占了更大優勢。目前和田籽料價格居高不下,而進入收藏市場不久的析木玉整體價格偏低,因而投入成本也低,升值空間也更大。同樣的投入成本,選擇析木玉性價比更高,回報也更多??梢哉f,析木玉完全有潛力成為玉石收藏界的新寵。

      析木玉作品飛天,細膩潤澤的玉質將飛天的體態之美展現得更為生動。


        當然另外一方面,我們也要認識到,跟新疆和田玉延綿幾千年的創作歷史相比,析木玉的創作出現了很長時間的斷層。雖然析木玉有盛極一時的輝煌歷史,也有一大批文化藝術價值極高的代表作,如紅山文化時期的玉豬龍,但受勘探、開采條件限制,析木玉一度消失在歷史中,直到近幾十年,析木玉才重新出現在世人眼前。析木玉真要“叫板”新疆和田玉,還需要一段時間的創作積累。只有越來越多玉雕創作者參與析木玉創作,只有出現越來越多的杰出代表作,析木玉才能真正地贏得業內外的廣泛認可,跟新疆和田玉爭輝。

      版權所有:遼寧析木玉文化有限公司 Copyright © 2015 - 2016 千璞滙 ICP備案號:遼ICP備16013909號-1遼公網安備21088202000123號

      久久久精品视频直接观看